老舞生_第142章 173. 鱼缘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142章 173. 鱼缘 (第2/2页)

地吁出了一口气。
  他几乎要掉出泪儿来了。“绣花鞋”、“贼骨头”、“鱼贩子”、“没文化”、“做**”,这些字眼如雷贯耳,又似一枚枚尖针戳向他的心头,戳得他好痛好痛。尤其那双绣花鞋,也许是杭城太小,也许冥冥中是有因果报应,被老太婆这么一说,总在他的眼面前晃来晃去,仿佛向他讨还寿数似的,令他內疚万分。
  “哈,阿明是个鱼贩子,是个没文化的人!”
  阿明正自嘲着,大街上忽然响起了锣号声、哀乐声。他吃了一惊,循声望去,东头的路上,缓缓开过来几辆夏利出租车,还鸣着喇叭。那车儿四周,都缠绑着黑纱,车头引擎盖前,一朵大黑花格外惹人眼儿。车子后头许多人,家属捧着一个小伙子的遗像,边走边哭。
  没有人来买鱼了,都嗡上去看热闹。阿明放下秤,也到路边去看。一打听,原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做夜班时被抢劫杀害了。这是杭城第一个被杀害的人,阿明听得头皮心3阵阵发凉,汗毛支管都笃起来了。
  “唉!活着就好!活着就好!”
  回到家里,阿明把这件事儿告诉了老婆,还在不停地嘀咕。
  “老公,现在一切向钱看了,治安越来越差,你一个老早去拿鱼,路高头千万要小心噢!”小露很为老公担心。
  “小露,我麻袋一个,进货都用支票,只有一些零找钱,他们也没有什么好抢的。”阿明这样认为。
  “话不能这样说,他们要抢,还管你多和少,出租车司机又有多少钱?”
  “如果踫到抢劫,钱给他们不就是了。”
  “你不卖鱼不行吗?鱼腥气真的很难闻!”
  “小露,我也不想卖鱼,起早太辛苦,但不卖,又没有收入,其它也想不出好办法。雯雯要养,家里要开销,靠你一点死工资也过不了日子。”
  “随你吧。只是你安全要自家注意。有人抢,就给他们。”
  “这个你放心,命比钱重要。有的人要钱不要命,也不怕坐牢吃二两半,我觉得活着就好,其他都是次要的。”
  “老公,气象预报后天要下大雪了,我们是不是很久没出去玩了?”
  “是呀!你想出去耍子儿?”
  “老公,大后天我休息,我想玩雪去,把外公外婆、阿爸姆妈,还有雯雯都带上,去花港拍照去。”
  “不知道预报准不准?”
  “肯定准的!肯定准的!天会随我心愿的!”
  “小露,看你这么激动,是不是今夜又想添加点情调了?”
  “臭老公!夫妻没情调,过什个日子?还不如一个人过好!”
  “那我又该好好洗个澡了?”
  “你不洗,休想爬上来!”
  “好!好!好!我洗!我洗!冻出感冒来也洗!”
  天气预报很准,那一天的傍晚开始下雪了,到了第二天早晨雪停了,整个杭城真当是银妆素裹,满目皆白。
  花港公园的牡丹亭,枕着古往今来许多大诗人、大文豪的梦。梦沉在了无声处,那上面覆盖着厚厚的白雪,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,将融未融闪着晶亮亮的光,也有晶亮亮的雪珠儿滴下来,无声如梦。如果要说白色中有杂色,那便是亭前亭后一点松的青,一片枫的红。也许雪儿怜悯那些大诗人、大文豪的意境和胸怀,并未将这青这红全部遮掩,好让他们把已沉淀了无数年的梦儿重新做起来。
  “轻轻的我将离开你,请将眼角的泪拭去。。。。。。”
  小露和曲玲打雪仗,玩得很开心,还哼起《大约在冬季》那首歌来,然后她说:“老公,记不记得新婚旅游,去八达岭的路上,车厢里放的这首歌?”
  “记得记得,真好听!”阿明不会忘记。
  “好像眨了眨眼,雯雯都这么大了。”
  “是呀!时光如转轮嘛!”
  “你看,外公外婆、阿爸姆妈多开心!”
  “是呀!全家人出来玩太难得了。”
  “老公,外公外婆是出来一次少一次,今后要带他们多走走。”
  “嗯!”
  虽然白雪皑皑,鱼池依然是绿茵茵一湾,曲桥上有不少游人,争相拍着照。淡淡的水气飘漾在水面上,与绿的水、白的林构成了一首诗、一幅画。或许天寒之故,锦鲤不成群,却也有数尾自在翩游,红兮兮的颜色独立于洁洁白的雪儿之间,更加夺目耀眼。
  “老公,在想什么?”小露边投饵边问。
  “小时候就站在这儿偷鱼。”阿明若有所思。
  “这么可爱的鱼儿,你也偷?”
  “那时候穷,有得吃就好。”
  “这一转两转,你又卖起鱼来。”
  “鱼缘。”
  “既然与鱼有缘,就换样东西去卖卖。”
  “也是为了吃,没办法,只能卖。”
  【注释】
  1唧唧活:杭州话,唧唧会响,形容很活。
  2干麸麸:杭州话,干燥之意。
  3头皮心:杭州话,杭州人对头顶的叫法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