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162章顾辰的安慰 (第2/2页)
刘雅给挂倒,还是顾辰把她拉了一把。 这一拉,小姑娘就顺势扑到了他的怀里。 两颗年轻的心碰在了一起,发出了强有力的火花。 很快,两个人就分开了,两张小脸儿都是红红的。 这一次,刘雅很快就跑开了。 在那个年代,谁敢当街搂抱,怕是被口水给淹死了。 刘雅在离开的时候,都觉得自己的脸烧得很厉害。 一直到她来到了王建国的家里。 “王叔,我来了。” 王建国本来在厨房里忙碌着,给他老娘做好吃的。 这会儿听到刘雅的招呼声,连忙从厨房里出来跟她打招呼: “小雅,你来了,快进屋。” 家里两个小孩儿也跟刘雅打招呼: “姐姐好。” “姐姐好。” “你们俩好。” 刘雅把袋子里准备的红薯拿给了李淑珍,也就是王建国的老婆。 “婶儿,我们家也没啥好的,就是红薯产量还不错。” 这是她娘种的,所以她拿了些来给王建国他们家。 这红薯在吃不饱饭的年代,也算是好东西了。 李淑珍给刘雅道了谢,微笑着把东西给收了起来。 老太太则招手让刘雅过去,仔细看着她道: “小雅,多亏有你啊,我觉得自己的身体好多了。” “您能好起来就好,王奶奶,不用跟我客气。” “好,我不跟你客气,真是想不到,你小小年纪,就这么能干。” 说罢,老太太还招呼自己的两个孙子孙女儿道: “你们可得向姐姐学习,要学文化,学知识,做一个有用的人,知道吗?”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道: “奶奶,我们知道啦。” 李淑珍去把糖果盒拿出来,让刘雅吃糖,又给她泡了一杯麦乳精,算是对客人最好的招待了。 刘雅不好推辞,拿着那杯水喝了起来。 这水确实清甜可口。 像麦乳精这种东西,也是这个时代最具特色的产物。 晚饭是红烧肘子。 似乎连王建国也知道,刘雅很喜欢这道菜。 这肘子红烧出来,肥而不腻,做得好的,吃进嘴里,入口即化,非常好吃。 刘雅喜欢这道菜,也是从在凌水镇刘老师家里开始的。 因为这个时代并不方便联系,她也只能偶尔去刘老师家里坐坐。 每次去,王阿姨也会十分热情地跟她话家常,还跟她讲儿子刘灿的事情。 刘灿回到单位以后,表现出色,倒是经常到处跑。 甚至连翠红山都去过。 不过刘雅当时是在县里读高中,没机会跟刘灿见面。 和王建国一家愉快地吃完晚饭,当天晚上就有病人来找刘雅看病。 她也就摆好架势,坐在客厅里给人看起病来。 开药方,从桌子下面的篮子里拿药,一气呵成。 不知不觉,时间就有些晚了,刘雅也开始觉得困顿。 按照老规矩,她只看了十五个病人,就宣布收工。 不是她不愿意多看,实在是因为,时间有限,看得太多,并不是好事情。 王建国也对那些病人道: “你们明天再来吧。” 这其中就有一个病人,非常的不服气,他觉得,自己又不是不给钱,凭啥不给他看呢?